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技术文章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与文章  »  行业新闻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走向
发布日期2010-12-22 已阅读

        今天的中国互联网还是一个跟国际最接轨的行业,近距离与国外巨头短兵相接,在一些产品模式上与国外齐头并进。在过去的十年中,包括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这“三大”在内的很多互联网公司创新了很多模式,导致国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集体失败。同时,三大的崛起意味着中国互联网行业是有可能产生几家几百亿美元市值的公司的。这在中国其他行业,特别是民营行业,是很难想象的。特别是阿里巴巴,它在商业模式、支付方式方面的创新对中国电子商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的开放式发展和由此形成的生态系统也使它成为中国互联网在国际上的符号。

        然而这几年,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大公司在抄小,小公司也在抄袭。大公司抱怨说,小公司都在抄,我凭什么不能抄?但是,大公司忘了这样一个道理:正是因为大公司抄袭,并借助既有的客户渠道,甚至强行安装、推广,才逼迫小公司不得不走抄袭的“捷径”。大公司不能本末倒置。其结果是,大公司没有真正去做一些引导行业、引导创新的事情,而是在垄断用户、垄断流量的基础上抄袭同行,强行推广,导致整个互联网创新能力恶化。我认为,未来的十年,如果中国互联网仍然像今天这样,只有几个大的市值公司,但整个行业却失去了创新能力,失去了活力,这将是中国互联网的不幸。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三年,没有任何作为。对大公司既没有业务限制,也没有拆分经验。本来应该是悬在互联网头顶上的“达摩克斯之剑”,如果对行业中利用垄断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视而不见,那它将是一把道士用的桃木剑,得不到任何尊重。现在,创业公司举报无门,要么只能忍气吞声,要么只是在微博上骂几句了事。整个社会也形成了扶植大公司、崇拜大公司的风气,唯收入论,唯市值论,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和手段。对大公司是委曲求全,对小公司是求全责备。

       中国互联网需要几家市值很大的“巨无霸”公司,但是也要有小公司茁壮生长的空间。这就像一个森林一样,不仅要有大树,还要有很多小树,更要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在这个森林中,谁能长的更快、更高、更关注用户体验、更关心用户利益,谁就应该有更多阳光雨露的滋润,而不能说横着长,遮蔽了阳光,让大树之下寸草不生。大公司不能像土拨鼠一样,把所有的土壤都划到自己花园里,把其他地方变成裸露的岩石,谁要是像种花种草种树就必须到我的花园里来,我想给谁就给谁。这不是防止被小公司颠覆、保护自己安全的好方法。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有新的公司出现,有新的主意涌现,有小公司颠覆掉大公司,有新的商业模式破坏掉旧的商业模式,通过持续的新陈代谢,一个行业才有未来。我希望大公司的领导们能够以更宽广的胸怀,以更高远的视野来看待商业中的新陈代谢。一个大公司能做到百年基业,并不是死守疆土,而是通过不断创新、不断转型来实现的。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