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技术文章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与文章  »  行业新闻
云计算市场落地仍欠火候
发布日期2010-11-24 已阅读

        “调查显示,由于过于谨慎,中国企业引入云计算的步伐明显慢于其他国家。”彭亚利表示,尽管中国已经广泛应用了宽带技术,但网速仍低于其他一些国家。而且,中国企业在引入服务器虚拟技术方面相对落后。这些都造成了与国外相比,中国经理人仍然缺乏对云计算的深度认知。

    这也是为什么微软、IBM等企业与无锡、深圳等地政府合作云计算中心——没有政府的支持和规范,中国企业难以充分信任和应用云计算技术。这些需求方面的阻碍也造成了目前中国市场上不同的厂商对于云计算的理解不一并在此基础上,也呈现出不同的商业特色。

  显然,各大厂商的“云计算”战略有所不同,这些IT巨头都相信,对于它们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以及对推动新一轮服务经济的增长来说,这项技术是必须的。比如,惠普公司的“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接入到一种大范围的、按需定制服务的基础。在惠普看来,软件将会成为支持这些新型服务及决定用户体验品质的关键因素:设备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各种基于设备的交互性服务——“云服务”才是真正的焦点。

  按照IBM的理解,据称,把数据中心放在“云”上,能降低运营成本70%甚至更多。通过减少数据中心设备固定资产支出能让硬件支出节省高达2倍。第三方软件开发商也可利用“云计算”平台运行自己开发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下,服务成本更低。IBM取得租金,而其客户获得计算机资源。

  微软公司观察到的方向与惠普类似,不过走得更远。在这家公司看来,带宽、存储、计算都不大可能是免费的,完全基于“云”的服务绝不会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说,纯“云计算”并不是启动计算未来的“万能钥匙”,“云-端”共存、“云-端”互动才是未来计算架构的发展趋势。所以,微软的策略是要拥抱两个世界——一个网络(Web)的世界和一个设备(Devices)。

  这样的盈利模式直接而明晰,但没有解决的问题是:究竟有多少企业或个人,愿意把自己数据交给了另一家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保管。

<< 返回